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比上年增长12.5%,两年平均增速为3.9%。这是我国社零总额首度超过40万亿。国内循环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9.1%,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显现。
总体来看,年市场销售总体持续恢复,消费结构优化升级态势明显。按经营单位所在地看,年城镇市场持续复苏,乡村消费市场复苏势头较强。餐饮收入恢复态势良好,商品零售同比增速稳步增长。线上消费较快增长;实体零售店铺经营向好。从具体商品分类来看,年粮油食品类和日用品类商品销售较快增长,升级类消费需求持续释放。
展望年,疫情仍是消费复苏不可忽视的因素,在疫情常态化 防控下,其对经济的影响程度和持续时间大概率将不会超过前两年。同时,促消费*策频出,将有效推动年消费恢复。年商务部将在五大方面推进促消费发展:一是提升传统消费能级;二是加快新型消费发展;三是促进城市消费升级;四是补齐乡村消费短板;五是办好消费促进活动。
一、年社零总额首超40万亿,内循环对经济带动作用明显
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比上年增长12.5%,两年平均增速为3.9%。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亿元,增长12.9%。扣除价格因素,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实际增长10.7%。这是我国社零总额首度超过40万亿。“国内循环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表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9.1%,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显现。
分季度来看,一季度由于上年同期基数较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3.9%,两年平均增速为4.2%,随着疫情防控趋于常态化,居民消费需求在逐步释放。剔除基数影响后,二季度市场销售加快增长,两年平均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4个百分点,受部分地区疫情和极端天气等因素冲击,三季度两年平均增速有所回落;四季度消费市场继续恢复,在国庆假期、“双十一”电商促销等因素带动下,当季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2.3万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两年平均增长4%,比三季度加快1个百分点。
居民收入持续恢复性增长,居民消费需求逐步释放,消费支出保持恢复性反弹态势。从居民收入和消费来看,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比上年名义增长9.1%。扣除价格因素后,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8.1%,快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而随着居民收入持续恢复性增长,居民消费需求逐步释放,消费支出保持恢复性反弹态势。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元,在上年基数较低的基础上名义增长13.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6%。与年相比,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两年平均名义增长5.7%,实际增长4.0%。总体来看,人均消费支出的增长速度快于居民收入增长的速度,表明居民消费意愿在提高。
年,随着疫情常态化防控更加 有效,居民收入水平和就业状况不断改善,促消费*策逐步落地显效,叠加“共同富裕”*策落实落细,有望撬动储蓄释放,消费升级态势有望延续,消费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
二、年消费市场持续恢复,消费结构优化升级
总体来看,年市场销售总体持续恢复,消费结构优化升级态势明显。按经营单位所在地看,年城镇市场持续复苏,乡村消费市场复苏势头较强。年,城镇消费品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2.5%,两年平均增长3.9%。分季度看,四季度城镇市场比上年同期增长3.3%,两年平均增长3.9%,平均增速比三季度加快1个百分点。年,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带动了农村居民消费能力提升和农村地区消费环境改善,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实际增长9.7%,增速比城镇居民高2.6个百分点。二季度以来,乡村市场销售增速持续高于城镇。其中,四季度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4.4%,两年平均增长5%,均比城镇高1.1个百分点。
由于年上半年受疫情冲击消费整体基数较低,年较上年增速较高;但相较于年消费情况,乡村消费额仍不及年。从城镇消费和乡村消费的恢复情况来看,城镇消费恢复较好,年较年增长了8.6%;乡村消费恢复较缓,年乡村消费品零售额较年下降了1.77%。
餐饮收入恢复态势良好,商品零售同比增速稳步增长。商品零售增势较好。年,商品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1.8%,比年增长9.2%,两年平均增长4.5%。其中,四季度商品零售额两年平均增长4.7%,比三季度加快1.2个百分点。限额以上商品类别中近八成同比增速超过10%;从两年平均增速看,所有类别商品零售额均保持增长。
餐饮消费恢复有所加快;餐饮等接触式消费受疫情冲击更为明显。年,餐饮收入比上年增长18.6%,比年下降1.1%,两年平均下降0.5%,餐饮消费规模仍未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分季度看,四季度餐饮收入两年平均下降0.5%,降幅比三季度收窄1.1个百分点,餐饮消费恢复有所加快。
线上消费较快增长;实体零售店铺经营向好。受疫情影响,居民减少出行,居家线上消费需求明显增长。年,全国网上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4.1%,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12%,两年平均增长13.4%,增速明显高于线下消费。从与网购密切相关的邮*快递业发展情况看,在线上消费快速增长带动下,年快递业务量与业务收入比年均保持两位数快速增长。年,在限额以上有店铺零售中,便利店、超市、专业店和专卖店零售额比上年分别增长16.9%、14.1%、12.8%和12%,两年平均分别增长7.5%、11.2%、3.3%和5.1%。
从具体商品分类来看,年粮油食品类和日用品类商品销售较快增长,升级类消费需求持续释放;家具、建筑装潢类消费有所回暖,但仍未恢复至年同期水平。面对疫情散发和极端天气等不利因素影响,各地区各部门积极落实“保基本民生”等*策措施,基本生活类消费较快增长。年,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和日用品类商品零售比上年分别增长10.8%和14.4%,两年平均分别增长10.4%和10.9%。在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中,吃类和用类商品零售额增速较快,分别增长17.8%和12.5%。年,限额以上单位文化办公用品类、体育娱乐用品类、化妆品类、金银珠宝类和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比上年分别增长18.8%、22%、14%、29.8%和14.6%,两年平均分别增长12.1%、15%、11.7%、11.2%和13.7%,增速明显高于商品零售平均水平。
三、疫情常态化 防控减弱影响,年促进五大方面消费发展
疫情是年消费复苏不可忽视的因素。回顾年,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很大程度上都受到疫情的制约。年三季度部分地区疫情加重,管控程度加强,对商务活动等影响更是直接扩大了居民消费和社会集团消费之间的增速裂口。年的消费修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疫情的走势:一是疫情的反复和持续时长会对居民收入和消费倾向产生干扰,二是疫情发展会影响防控部门对防疫措施的收紧和放松,进而影响防控措施对社会集团消费的制约程度。
若年局部地区存在零星散发疫情,且传播范围较小,疫情强度可控,对经济的影响程度和持续时间将不超过前两年。在此基准下,预计明年整体消费将延续修复,向疫情前水平靠拢,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增速也将有所回暖。
促消费*策频出,将有效推动年消费恢复。1月17日,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做好近期促进消费工作的通知》,提出在 有效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抓住春节、元宵节等传统佳节消费旺季契机,适应居民消费习惯变化和提质升级需要,挖掘消费热点和增长点,进一步释放居民消费潜力,推动实现一季度经济平稳开局。预估各地促消费*策也将于年内逐步推出,在*策逐渐落地情况下,消费趋势将稳步恢复。
年五大消费领域将有大发展。在年商务运行情况发布会上,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负责人徐兴锋指出,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5.4%,消费重新成为经济增长 拉动力。下一步商务部将重点在五方面发力促进消费。
一是提升传统消费能级。要深化汽车流通领域改革,加快推动汽车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修订二手车流通管理办法等规定,扩大二手车流通。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鼓励开展家电家具以旧换新。促进餐饮等服务消费恢复发展。
二是加快新型消费发展。将鼓励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壮大智能、定制、体验、时尚等新型消费。推动 创新发展,促进品牌消费。倡导简约适度低碳的生活方式,促进绿色消费。更好发挥进口博览会、消费品博览会等展会平台作用,扩大优质消费品进口。
三是促进城市消费升级。要加快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推动步行街高质量发展,开展智慧商圈、智慧商店示范创建,让城市生活更加有品质;还要加快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健全社区商业配套设施,让城市生活更加有温度。
四是补齐乡村消费短板。将加快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完善县域商业网络,健全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扩大农村电商覆盖面,从而促进农民收入和农村消费双提升。
五是办好消费促进活动。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继续组织开展全国消费促进月、双品网购节、中华美食荟等活动,指导各地开展商旅文体融合、线上线下结合、城乡区域联动等一系列促消费活动,稳定市场预期,提振消费信心。
来源:新华财经(分析师刁倩蔡翔宇)
审读:谭录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