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展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高效率的物流、客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聚合能力,强劲的关联产业发展带动作用,以及对城市品牌形象的显著促进作用,被誉为世界三大“无烟产业”之一,也被视为前景广阔的朝阳产业,吸引着越来越多城市加入进来。
环顾世界知名会展城市,像法兰克福、汉诺威、伦敦、巴黎、米兰、拉斯维加斯、东京等,可以发现三个明显特征:一是经济发达,城市软硬件设施基础好,为会展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二是开放程度高,符合会展业包容的气质,为各种资源和要素流动提供了良好环境;三是文化底蕴深厚,为会展产业延伸拓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上海在这几点上都毫不逊色,而这恰恰正是上海发展会展业的底气所在。
上海会展业具有深厚的底蕴
自年开埠以来,上海经济发展就一直居于中国城市前列,还曾一度跃居远东第一大城市,被称为“东方巴黎”,来自海内外的人流、物流在这里融汇交流,促进了城市发展繁荣,也为上海会展业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年11月,上海总商会商品陈列所开幕时就曾举办过盛大的展览会,在一个月的展览期间,参观人数就超过6万余人次。后面还陆续举办过全国蚕茧丝绸展览会、化学工业品展览会等主题展会。
年11月上海总商会商品陈列所开幕展览会机械部展厅一角
今天位于延安中路号的上海展览中心,原名“中苏友好大厦”,建成于年,是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建成最早的会展场所,在里面曾经举行过许多重大*治、外事活动,组织和举办过数百场的国内外展览会,见证了解放以后上海会展业的发展。正是通过上海,让中国看到了世界,也让世界认识了中国。
20世纪50年代明信片上的中苏友好大厦
跃居国际会展中心城市需要一个契机
对上海而言,年举办的第41届世界博览会就是这个契机。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上海世博会,历时天,吸引了个国家、56个国际组织以及中外企业参展,累计接待参观者万人次。这是世博会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也是世博会发展史上一次极为成功、精彩、难忘的盛会。世博会的举办,让世界看到了蓬勃发展的上海,推动上海会展业发展驶入了“快车道”。
年11月,第一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办。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共有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加,吸引多家境外企业参展,展览面积30万平方米,累计意向成交金额.3亿美元。到年,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如期举办,展览面积近36万平方米,累计意向成交金额按年计已经达到.2亿美元。越办越好的进博会越来越被世界所认可,带动上海会展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快速提升。
截至“十三五”期末,上海已实现“基本建成国际会展之都”目标。在场馆设施上,形成了以国家会展中心和新国际博览中心领衔的“2+7”专业展馆布局,拥有室内展览面积近万平方米,场馆展能位居世界第一。在展览规模上,全市展览面积从年的万平方米扩大到年的.7万平方米。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影响下,展览面积仍然达到了万平方米,其中国际展的占比已经提高至78.9%。在品牌展会集聚上,根据《进出口经理人》杂志发布的“年世界商展大排行榜”,上海入榜展会数量14个,展览面积万平方米,入榜展会数量和规模在全球主要会展城市中位列第一。在法治保障上,年3月,上海市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上海市会展业条例》,成为全国第一部会展业地方性法规,对上海会展业优化营商环境、赋能行业发展、加强服务保障等作出了全面的制度设计,为上海会展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面向未来,上海会展业大有可为
年4月,以“拥抱变化”为主题的第十九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成功举办。此次车展共吸引多家企业参展,展出整车辆,其中全球首发车辆,展览总面积达36万平方米,累计接待观众81万人次。
年5月,共有11场展会先后在“四叶草”(国家会展中心)举办,7场展会在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5月21日,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也在崇明拉开帷幕。
接下来,还有许多大型国际展会及重大会议将在上海举办。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在全球不少地方仍被新冠肺炎疫情阴霾笼罩之时,上海会展业的加速恢复,让人们看到了世界会展经济复苏的希望。
展望全球会展业,从传统欧美城市为主向新兴经济体国家城市转移的趋势日益明显。对上海而言,这既是挑战,更是机遇。在上海市“十四五”规划及《“十四五”时期提升上海国际贸易中心能级规划》中,都明确提到,在“十四五”期末,上海要“全面建成国际会展之都”。朝着这个目标,上海大有可为。
在提升国际化的同时持续深耕专业化。从国际知名会展中心城市的成长历程可以看出,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都踏上了专业化之路。德国会展城市的发展就很典型,在全球55个知名展览中心城市中,德国有10个,这些城市风格各异,但定位明确,走的是错位竞争、共同发展的道路。未来上海会展业,一方面,坚持立足上海、面向世界、服务中国,持续办好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让更多的“全球首发、中国首展”亮相进博会,打造全球顶级展会品牌。另一方面,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领域引进和培育展会项目,深耕精细化、专业化,提升在细分行业领域的国际影响力,打造全球产业风向标。
在合作共赢中加快本土会展企业发展。根据德国经济展览和博览会委员会(AUMA)统计,年全球营业收入超过1亿欧元的34家展览公司中,欧洲会展公司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其中英国企业有9家,德国企业有8家。中国大陆地区仅有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上榜,其营业收入1.28亿欧元,仅为排名第一位英国励展博览公司营业收入的十分之一,成长空间很大。目前,很多海外知名会展公司都在上海成立或者合作建立了组展公司,这为上海会展企业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机会,在增强资源配置能力、提升会展服务水平、促进会展人才交流上都将产生积极作用,推动本土企业在交流借鉴、合作共赢中发展壮大。
在把握发展新趋势中主动抢占最前沿。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会展业发展出现“云端化”趋势,上海在这方面也作了一定的探索,未来仍可以在推动会展线上线下联动发展上发力,引入数字化手段创新展会服务模式、培育展会发展新动能,进一步提升上海会展业的综合竞争力。同时,面对碳排放持续减量的任务目标,积极推进会展业朝绿色、低碳、可持续方向发展的研究布局,为全球会展业可持续健康发展作出上海贡献。
今天,我们站在外滩边,眺望浦江两岸,一边是万国建筑群,一边是高耸的城市天际线,这恰是一场建筑展览的盛会,虽风格不同,却相得益彰,共同见证了百年来上海城市发展的日新月异。未来,随着上海会展业的日益成熟壮大,必将助力上海经济实现更高质量发展,促进上海城市功能实现更高水平提升,在世人面前展现出上海更加开放、更具魅力的城市形象。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来源:上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