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石合一是玩石的 境界,无需所谓的“家”来添乱。玩石本是净化心灵与修身养性的事,需要的是静静的感悟,是以石悟道的过程,而不是以“家”悟道。我们要让石头自己说话,而不是让“家”来说话。
随着赏石文化近代史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以纯经济为主的展会产下了越来越多的“赏石大家”、“专家”,大部分“家”们基本忙碌于各活动或展会。我们常说赏石首得“静”,“静”意闲暇、逗留。
试问,思想是否需要经验的累积?
灵感是否需要感受的沉淀?
细致的体验是否需要最宁静、透彻的观照?
累积、沉淀、宁静的观照,哪一样可以在忙碌中产生呢?
我相信,奔忙,累积的只是更多的浮躁。面子,在中国很讲究,所以大部分中国人也懂得在特殊的场合给予他人面子,一声声“老师”的被称呼,足以致很多对赏石一窍不通的“家”们飘飘然,理所当然的把自己真当“老师”了。
“石不能言最可人,尽寓意于不言中”,见石如见人,从其个人藏品,可看出赏石者的心性,每个人的个性、品味、涵养不同,通过石头呈现出来的气度也不尽相同。
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喜好会由有生命的渐渐转变为无生命的。如年轻人喜欢相对直观的象形石等,年长者则喜欢禅、佛、景观等给人带来哲思的雅石,哲思过程中,心情得以调和,镇定心绪,享受“虚”“静”“禅”“寂”的意境。
“意境”是石头生命力的支撑,一块石头必须结合各种条件,才能具备艺术的要求,具备耐人深思的主题,才能进而提升到内涵的层次。
在赏玩雅石的最初,由于受主观喜爱的影响,大部分人都会着重于收集“形、质、色、纹”等外在直观条件的石头,随着自身对美学素养的提升及对石头自然美的了解,逐渐的以理想的美来鉴赏石头,并理性分析说明,又待实务与学养俱臻于化境,人石合一。
这是赏石者赏石渐进的一个目的方向,到这个层次的目的,就是将自己的内涵、理念和品味通过石头展演的方式充分的表达出来,所谓赏石“知其趣、赏其美、品其性”正是这个道理。这短短的一段话,是必须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达到的。而不是那些“大家”们累积“活动”参与次数多了就自然懂得的。
奇石本是散落的石块,随地乱滚,文化艺术就是那根柔弱又坚韧的细线条,将他们串起来组成圈子,当石头离开了那根细线时,它又恢复到了本身的普通石块,人也一样,如果心境达不到,玩石的境界就可想而知。
END
↓↓高品质奇石摆件都在这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