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专家水既生的研学之路

中科白癜风医院践行公益事业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700353473777029651&wfr=spider&for=pc

介绍山西陶瓷专家水既生。水既生先生半生致力践行山西陶瓷的田野考察、文献检索与研学创新,在挖掘历史、填补空白的同时,推动了山西陶瓷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兴盛。同时,其于守拙自娱的治印书写之道,亦深耕出典而不古、变而不乱的独特风貌。(徐翎)

水既生,年生,山西省朔州市朔县(今朔城区)人。曾任山西省轻工业厅科技处总工程师、山西省玻璃陶瓷科学研究所总工程师,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终身成就奖”。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古陶瓷研究会理事。年为山西省书法研究会筹备小组常委之一,此后曾任山西书法家协会顾问、山西省工艺美术学会常务理事、山西省考古学会常务理事。*协山西省委员会第六届委员。

一、实践中走出的求学之路

水既生先生出生于一个社会动荡不安的年代,治学之路充满了坎坷。先生于年离开家乡朔州前往太原谋生,在此之前,曾先后就读于朔州旧城南门附近的小学和城隍庙小学。年就读于朔州一所中专学校农业中学,后改成师范。年后因局势动乱,家境不堪负担学费,便再无上学。用先生自己的话说,“我只有勉强的三年中等学历”。

到太原之后,先生在一位老乡的帮助下,前往阎锡山的晋*团输送连做后勤工作。那时候当兵的领饷都得用手章,他开始刻印章维持生计,不久便因局势不稳而中断。年后,先生拿起刻刀在太原海子边设摊名声渐起,求印者络绎。当时,海子边设摊刻字约有十余人,先生被选为组长,后又被选为市场管理委员会主任。在先生的管理下市场井然有序,全赖先生心头有杆“公平”秤。年推行“合作化”时,海子边市场用石膏做雕塑复制品的工艺品玩具社因为管理不善,“大干大赔钱,小干小赔钱”,先生主动请缨调往玩具社,重新设计产品,生产效率提高十多倍,成了“大干大挣钱,小干小赚钱”。

年,山西省召开工艺美术老艺人座谈会,年仅31岁的水先生也位列其中。座谈会之后,先生被调往轻工厅研究所管理工艺美术组。水先生考虑到山西虽然有漆器、牙雕、玉雕等工艺美术品,但都不适合普通老百姓消费,陶瓷物美价廉,比较亲民;此外,中国的瓷器有着优良传统,发展空间很大,市场前景广阔。于是,先生提议发展山西的陶瓷业。

他一方面翻阅古籍,查找文献,夯实理论基础,同时带领其他同志走出书斋,实地调查全省古代窑址,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内经济刚刚起步,基础设施薄弱,交通不便,先生克服种种困难,在年至年间先后考察了全省各地古窑址79处,采集各类陶瓷标本三万余片。年日本陶瓷访华团上门拜访水既生,亦为先生收藏的丰富多彩的标本震惊。为了弄明白陶瓷制作的工艺流程,先生于年下到阳城后则腰陶瓷厂蹲点了一个冬天,观察工人如何操作。烧造陶瓷最关键的步骤是开窑,尤其是开窑时间必须准确把握。每次开窑,窑工师傅都逐一讨论烧造情况,水先生把这些一一记录下来,日积月累,成为日后自己烧瓷实践的宝贵材料。年,在北京团城举办的全国手工业陶瓷展会上,先生拿出自己在阳城烧的一批试制品参展,得到与会者的好评。之后数月,他继续与烧瓷师傅一道努力,试制出失传己久的茄皮紫色釉配方。同时,在遵循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他创新出用途广泛的棕紫釉配方,被河南、河北、山东等地广泛采用。

年,水先生前往介休洪山陶瓷厂工作了一段时间。闲暇时他常去各窑址考察。同年,先生奉命联合山西省美协等单位组织全省黑釉陶瓷展览。这个展览轰动一时,时任省长的王谦同志连续三次莅临,对展览予以充分肯定。从年起,水先生先后在太原郝庄举办了两次全省陶瓷短期培训班,为全省各地瓷厂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陶瓷技术人才,其中多人后来成为各自所在瓷厂的负责人。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山西民间陶瓷研究所,先生担任该所的负责人,与其他同志一起对山西古代陶瓷技法进行研究总结、创新实践,取得了良好成效。年3月8号,先生来到平定县冠庄陶瓷厂抓出口陶瓷试点,他在帮助该厂发掘传统工艺的同时,大胆采用新工艺提高产品质量,5月便向广交会提交了样品,为山西陶瓷引来外商的件订单。当时考虑欠周,工厂缺乏熟手,其中一部分黑釉刻花梅瓶是水先生带着两个工人亲自动手才按时完成交货。这是山西手工业陶瓷产品第一次走出国门,消息很快传遍全省陶瓷厂家,极大地鼓舞了大家地干劲,灵石、长治等陶瓷厂纷纷奋起直追,踊跃争先。年返回太原后,先生在山西省第二轻工业厅负责陶瓷组工作。在他和其他同志的共同努力下,山西省陶瓷出口点增加到浑源、怀仁、朔县(今朔城区)、平定、灵石、阳泉、孝义、临县、长治、襄垣等十个;而他在临县陶瓷厂主抓的“油滴釉”工艺,当时在全国仅为两家陶瓷厂掌握,另一家在山东。在全省陶瓷事业蓬勃发展的形势下,山西陶瓷公司应运而生,水先生被任命为副经理。在他大力倡导的“力戒模仿,创出自已特色”的思想指导下,山西的陶瓷产品在广州交易会上的出口量逐年增加。直到退休,先生一直都在关心和支持着山西的陶瓷事业,对陶瓷的研究工作也未停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4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