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中国国际会议产业周首次落地成都,正是看好成都在国家会展产业中的特殊地位及其区位优势、产业优势等,这也和成都建设国际会展之都目标是非常契合的。”9月29日,在第十一届中国国际会议产业周上,《中国会展》杂志社社长、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副会长倪玮对本届国际会议产业周落地成都有着更高的期许——探索产业经济与会议相结合背景下的会议业发展新路径。
事实上,这一期许已经照进现实。在以“‘蓉’会贯通(融入会议、贯通产业)”为主题的第十一届中国国际会议产业周启动仪式暨项目签约仪式上,医疗器械创新与应用论坛暨产品展览会、世界物联网大会、成都国际神经科学技术发展大会、国际图像大会等7个展会项目签约落地成都举办,中国电子商会、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等6家协会与成都市签订战略协议。
65项机会清单!
成都发布多领域合作与采购机会需求
会议产业周是产业会议领域的重要名片。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第十一届中国国际会议产业周期间,成都力邀余位会展行业嘉宾进行商务对接洽谈,同时携手余家会议展览主办单位负责人,携带超过千万成都产业相关市场合约到场采购,针对不同产业链培育或引进专业的产业会议项目,促进产业项目落地,旨在让会议成为产业的高质量赋能平台。
这是中国国际会议产业周首次落地在成都举办,在谈到选择成都的理由时,倪玮认为这并不是一个突然的选择,而是基于多年来与成都良好的合作基础,同时更因为成都自身的优势,为会议与产业经济的互动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成都已凭借在市场辐射能力、航空条件、会展环境、旅游资源、城市魅力等方面的比较优势,成为国际重大展览、国际会议活动布局中西部的首选城市。
来自成都市博览局的一组数据足以印证这样的说法——目前,成都共有重点会展企业余家,已落户6家国际领先知名会展企业,已与全球会展业10强中的7家开展项目合作,落地成都的国际合作驻馆展会项目已有21个。今年1—8月,全市共举办重大会展活动场,展出总面积.5万平方米,会展业总收入.9亿元。
更多的机遇在路上。在会议现场,成都市博览局还对外发布了承载空间、产业*策、重大展览会议活动等合作机会清单65项,其中包括10项会展活动,46个承载空间,7条产业*策,2个解决方案。
红星新闻记者梳理这份机会清单发现,其中覆盖了天府国际会议中心、中意文化交流城市会客厅、天府现代种业园、成都东安湖、淮州新城国际会展中心等全市会展载体建设项目在融资、项目招引、人才引进、运营管理多个方面的合作需求。比如,作为此次会议产业周的举办地——天府国际会议中心的建成投运有效填补了四川省大型会议场所的空白,是四川对外开放合作的重大功能平台,可举办万人规模的大型会议和宴会,承接大型国际商务会议和国家级国事活动,并预留国家主场外交活动功能。依托中西部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展会一体”综合体——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展览展示中心和天府国际会议中心,重点承办综合性重大展览和国家级、国际性会议,赋能成都未来城市新中心建设,努力打造“国际展览新高地、全球会议目的地”。
中国幼教大会、世界物联网大会……
7个展会项目签约落地成都
事实上,会议和展览赋能城市产业聚集、升级,吸引更多的投资,换个角度而言,会展项目也只有依托于产业之上,融入于产业之中,才能更具有生命力。
站在“十四五”的新起点,城市应该如何发展会议产业?关键之一便是要依托当地的优势产业,这也是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储祥银多次强调的产业会展。
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世界旅游联盟、中国电子商会、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单就会上嘉宾所代表的行业领域来看,也足以印证产业和会议之间的密切关系。值得一提的是,在同期举行的第十一届中国国际会议产业周启动仪式暨项目签约活动,中国幼教大会、医疗器械创新与应用论坛暨产品展览会、世界物联网大会、成都国际神经科学技术发展大会、国际图像大会等7个展会项目签约落地成都举办,中国电子商会、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等6家协会与成都市签订战略协议。其中,规模最大的年全国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采购大会规模将达四万平方米,参会人员预计在0人左右。
“来成都办展办会,是对成都的喜爱与信任,我们也在不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带给大家更好的体验。”成都市博览局相关负责人直言,未来将积极打造出具有影响力的“成都会展服务”品牌,秉持开放、合作、团结、共赢的信念,深度推进从“给优惠”到“给机会”“给服务”“给平台”的转变,实现城市产业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金融链、孵化链深度融合,打造“四向开放”的会展经济产业生态体系,以更加开放的城市场景,创造更多的合作发展机会,让成都成为国际采购、投资贸易、人文交流、开放合作、广会宾客的舞台。
红星新闻记者李彦琴
编辑陈怡西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